江苏海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5年3月成立,正式成为学校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其前身为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金工实习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精神,探索“新工科”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2017年创办创新创业学院,2019年与工程训练中心合署办公。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领航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主体运行机构,开办四年一贯制的实体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中心目前为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理事单位、高校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高校金属工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CAD应用培训及考核点,连云港市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为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实践训练平台,并为校内各个院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同时,中心也是连云港市重要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常年开设车工、钳工、电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焊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等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另外以中心为依托,申报并通过验收的两个省级示范中心在正常运行,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实践教学中心2012年通过验收、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实践教育中心2014年通过验收。
中心建设是以“工程认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以“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训”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以“现代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以“综合创新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个层次和理念来进行。现有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超过2000万元,设备台套数2400多台(套),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有近40台(套)。实验、训练室划分有:钳工训练室、铸造训练室、焊接训练室、车工训练室、铣刨磨训练室、钣金加工训练室、数控车训练室、数控铣及加工中心训练室、特种加工训练室(小孔、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柔性制造系统训练室(含柔性制造虚拟仿真)、3D打印训练室、慧鱼机器人室、单片机创新训练室、电子创新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训练室、激光加工训练室、逆向与检测训练室、学生创新制作室、电子训练室、电工训练室及电工电子学实验室和校虚拟仿真(VR)教学中心和72+创客工场。
中心设有办公室、基础教学部、创新训练部、安全保障部、社会服务部。现有教职工30名,高级职称8人,其中教授2人。目前开设的训练工种达20余个,承担了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工种训练教学任务,年接待近5000名学生。除了具备传统的车工、铣工、刨工、麿工、钳工、焊接、铸造等训练工种以外,还设有数车、数铣、加工中心、FMS柔性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电工与电子、特种加工等先进制造训练工种。另外,机器人创新室、电子设计创新室、逆向工程实验室、3D打印室等常年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另外,中心还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式实验课。
近3年来中心获得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 22 项,省部级科研奖 5 项,入选省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和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承担省级教改课题4项。到账科研经费 620 万元,授权专利20余件。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 310 余项。获评校党建工作创新奖、文明单位、校审核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
(数据截止2025年1月份)